资讯中心 > 正文

我译网:重视翻译作用 促进文化交流

我译网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11-11

古罗马时期修辞学家朗加纳斯曾说:“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。”我国亦早有“言为心声”之说。翻译家一旦对某部作品产生了共鸣,往往会欲罢不能地迸发出着手进行翻译工作的冲动。那么,该如何使译作达到“达”、“信”、“雅”呢?在这方面年轻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学习鲁迅、林语堂、郭沫若、钱锺书、傅雷、戈宝权等专业翻译家分享给后来人的宝贵经验,将其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引。为了做好翻译工作,我们往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。

第一,需要瀚如烟海的词汇储备。无论翻译以何种语言撰写的杰作,都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。如果想深入作品,那就要尽量地与浮在作品表面的东西拉开距离,要捕捉最主要的精髓:逮其思想、摸其风格、扬其激情。翻译的工作不应是用单词复原另一个单词,而是要准确地转达原文想要的效果,译者不仅自己需要能够与作品达成默契,还要让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,让读者感受到原作者内心的呼唤,达到应有的情绪状态。翻译的效果应该是让译文与原文同步合力来抚慰读者的心灵。

第二,为了吃透原文,也为了保险起见,译者就要翱翔得更远一些。在这方面,苏联时代的文艺理论家科·丘科夫斯基堪称榜样,因为他完全了解自己在翻译什么,他从来不“贪污”作者的任何原意。他撰写的《翻译的艺术》已成为传世之作。还有一位典范就是俄罗斯翻译家尼·柳比莫夫。他也是非常严格的艺术翻译高手。对他而言,忠实于原文是必须恪守的艺术道德准则,就像鲁迅倡导“决不欺骗读者”一样。丘科夫斯基和柳比莫夫都通过发挥炉火纯青的翻译功力,将西欧经典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升华到了相当的高度。通过拜读像他们这样的翻译大家的作品,学习他们的经验,我们可以体会到,翻译不能光看技术如何,不能只看是否掌握了有关语言,更主要的是要看是否有鉴赏力和结构感。

第三,译者需要在完全掌握语言的精髓、真正理解文章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工作,而不能像鲁迅曾经批评的那样“翻开第一行就译”。

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词汇储备,也要有广博的知识,特别是要有与想要翻译的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。我们翻译的时候不仅要传达有关作品的表面意思,也要让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,因为经典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内容往往远远超出其文字本身。恩格斯在“致玛格丽特·哈克奈斯”的信中就做了最好的论证,他认为巴尔扎克“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史,我从这里,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(诸如革命以后的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)所学到的东西,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、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加在一起还要多”。这充分说明文学作品也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作用。而目前,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外译的出版种类、发行数量和传播效应,就可以看出,中国经典著作走出国门、与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心意相通的道路仍然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博古通今、厚积薄发,把认真咀嚼体会后的真知灼见娓娓道来,让读者读得轻松、有所收获进而爱不释手、废寝忘食,以至于“耕者忘其犁”。

此外,为了做好翻译工作,翻译工作者还需要多阅读有关经典理论作品,例如弗拉基米尔·达里等人的作品,而语言丰富多彩的经典作家,如但丁、莎士比亚、巴尔扎克、歌德、普希金、托尔斯泰、契诃夫、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也是翻译工作者需要多阅读和铭记的。

为了使翻译工作能够更好地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服务,我们还应该陆续搜集、整理并出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辐射区域的各种语言研究丛书,让各国人民渐渐真正实现民心相通。同时,也要考虑改善翻译从业人员的待遇和处境,以及从事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待遇,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翻译行业中来,培养出具有国际合作意识、国际交流能力的外向型人才,从而实现鲁迅所言“翻译和创作,应该一同提倡,决不可压抑了一面,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,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”。

钱穆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在中国史上,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性,大有裨于民族和文化之统一,这已是尽人共晓,而仍应特别注意的一件事。”“要明白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扩大在广大的地面上,维持至悠久的时间,中国文字之特性与其功能,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。”我们亦当让语言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发挥其磁石般的魅力。我译网作为7*24小时专业翻译服务平台,致力于先进翻译网站的构建,我们会为中国的翻译和文化传播事业继续奋斗。